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嵐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已經縣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4月10日
(此件公開發布)
嵐縣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
為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按照水利部《關于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通知》(水資源〔2017〕184號)、山西省水利廳《關于開展縣城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通知》(晉水節水〔2017〕194號)、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國家節水行動山西實施方案的通知》(晉政發〔2019〕26號)、水利部《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管理辦法》、2023年8月水利部修訂印發《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的通知(水節約〔2023〕245號)及山西省水利廳《關于印發2025年全省水利系統節約用水工作要點的通知》(晉水辦節水〔2025〕19號)等文件精神和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義
全面開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是落實“節水優先”的重要舉措,通過全面提升全社會節水意識,將節水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產生活全過程。把加強需水管理,轉變用水方式作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的重要著力點,調整用水結構,加快實現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從粗放用水方式向高效用水方式轉變,從過度開發水資源向主動節約保護水資源轉變,實現水資源的可持 續利用,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和公眾參與相結合。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引導作用,強化政府對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指導,建立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目標考核機制,強化問責。鼓勵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使建設節水型社會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2.堅持總量控制和節水利用相結合。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3.堅持統籌兼顧與穩步推進相結合。統籌考慮縣域水資源條件、產業布局、用水結構和水平、體制機制等多方面因素,堅持因地制宜、適水發展。根據各鄉鎮水資源條件、產業結構和用水水平,因地制宜確定節水重點任務,積極穩妥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二)目標任務
通過開展縣城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使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效果,增強公眾的節水意識,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縣用水總量和強度符合控制指標;推進農業灌溉用水計量,農業灌溉計量率達到80%以上,大中型灌區渠首和干支渠口門實現取水全計量,5萬畝以上的大中型灌區渠首取水口實現在線全計量;節水型企業完成上級下達要求,工業用水計量率達到100%;建立健全水價形成機制,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際面積占全縣灌溉面積比例達到80%以上;推進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其水費收繳率達到90%以上;推進節水型灌區建設,通過省級復核確認的大中型節水型灌區面積占全縣灌溉面積70%以上;推進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設,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達50%以上;推進節水型居民小區建設,節水型小區建成率達20%以上;推進節水型企業建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達50%以上;城鎮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以內;公共場所和居民家庭全部采用節水器具,強化水效標識管理;對具備非常規水源利用條件的用水戶,在下達計劃時要配置非常規水源;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三、組織架構及責任分工
為切實加強我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成立嵐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領導組(以下簡稱縣領導組)??h領導組成員名單如下:
組 ?長:楊秋旺 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牛宇釗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李建軍?縣水利局局長
成 員:牛興偉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楊乃春 縣司法局局長
??∩?縣教育體育局局長
王劍光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魏海明 縣財政局局長
馮 淵 縣自然資源局局長
李利明 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局長
梁俊山?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馬 ?方 縣工信和科技局局長
尹文瑞 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主任
鄭慶洪 國家稅務總局嵐縣稅務局局長
楊俊琴 縣統計局局長
史永明 縣水利局副局長
梁杰珍 縣行政審批局局長
田德隆 市生態環境局嵐縣分局局長
祁子榮 縣融媒體中心主任
牛 ?軍 縣自來水公司負責人
?????????范明珠 縣污水處理廠負責人
縣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縣水利局,辦公室主任由縣水利局局長李建軍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史永明同志(兼)任,辦公室負責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日常工作。
(一)縣領導組職責
縣領導組統一領導全縣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研究部署全縣年度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審定成員單位節水型社會建設年度工作計劃;決定全縣節水型社會建設重大事項,協調解決節水型社會建設中遇到的重大問題;負責全縣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的檢查、考核;協調籌措節水型社會建設專用資金。
(二)縣領導組辦公室職責
縣領導組辦公室承辦縣領導組日常工作事務;負責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相關文件的起草;負責召集縣領導組工作會議;督促成員單位落實會議決定事項;編制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方案、年度工作計劃與工作總結;按照縣領導組審定的年度目標,督促成員單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指導創建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學校、節水型社區、節水型灌區等節水型社會單元載體建設;制定有關制度、考核辦法;組織相關檢查、考核;完成縣領導組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成員單位職責及分工
1.縣政府辦:負責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以政府名義下發的相關文件的審核;組織協調相關會議;加大節水激勵機制;協調各有關部門配合做好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涉及的各項工作。
2.縣水利局:貫徹有關節水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負責制定水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方案,落實各項水資源管理制度;負責節水型社會建設有關項目的申報;負責節水型社會水資源配置工程建設;負責全縣計劃用水指標管理,制定區域用水定額制度,依據《山西省用水定額》,嚴控用水定額及用水總量,落實節水評價制度,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組織實施取水許可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加強取用水監管;負責節水型灌區建設工作;負責組織開展節水宣傳活動,推廣節約用水的先進經驗、技術;落實農村供水工程水費收繳;加強非常規水利用,對具備非常規水源利用條件的用水戶,在下達用水計劃時配置非常規水源;推動合同節水管理;實施水權水市場化交易。負責做好節約用水政策法規、相關制度宣傳,開辟節水專欄;負責組織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宣傳報道,重點做好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宣傳以及工作進展情況報道, 協調有關新聞媒體單位,開展節水宣傳工作;定期發布節水公益廣告,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3.縣發改局:負責貫徹落實節水型社會建設的有關政策,嚴格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參與制定項目建設年度計劃;定期開展用水效率評價,強化節水技術改造和用水節水管理,全面推行城鎮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及非居民用水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建立有利于節約用水的水價形成機制;推動節水示范引領。
4.縣教體局:負責本系統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向在校學生宣傳、普及節水知識,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節約用水習慣,將節水專題活動納入中小學教育;審查、推薦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先進校園,協助開展節水型學校的創建工作。
5.縣工信和科技局:負責指導全縣工業企業節約用水工作;嚴格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負責引導工業企業開展節水型企業創建活動,推進重點用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成,建設節水型企業示范點,結合全縣工業企業節水工作情況,協助工業企業制定節水規劃;引導企業推廣節水新技術、新產品的使用;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門起草相關涉水法規、制度,建立工業節水評價指標體系及節約用水激勵機制。
6.縣司法局:負責審核有關節水型社會建設政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審查政府部門制定的節水有關政策性文件;監督涉水相關法律法規、政府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貫徹執行。
7.縣財政局:負責落實節水型社會建設資金的統籌、調集、管理和監管。利用現行政策,對重大節能、節水技術開發、示范和改造項目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節約用水激勵機制,籌集年度節水獎勵資金。
8.縣自然資源局:負責編制并組織實施節水型社會國土資源合理利用規劃;負責土地開發項目的節水技術推廣與應用;監督管理地下水過量開采及引發的地面沉降等地質問題。
9.縣住建局:負責城鎮建設階段節水“三同時”制度的制定和落實;負責指導有物業管理的節水型居民小區創建工作,推進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普及公共場所配套節水器具,推廣新建小區居民家庭配套節水器具。
建設完善全縣污水處理系統以及污水收集系統管網工程;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和中水利用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再生水利用等工作;引導城市雨水、污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負責完善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降低管網漏損率;落實城鎮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和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10.縣農業農村局:負責組織實施現代化高效節水農業建設規劃;負責土壤改良項目中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負責推廣節水型農作物品種和工藝;指導實施農業節水灌溉。
11.縣統計局:負責為節水型社會建設提供數據統計;對規范節水型社會建設數據統計提出意見。
12.縣行政審批局:負責節水型社會建設有關建設項目的立項;負責取水許可的審批,嚴格落實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和節水評價制度。
13.市生態環境局嵐縣分局:負責組織制定水環境保護規劃;負責對地表水開展監測;建立健全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以及水污染防治工作,嚴格控制廢水超標排放;引導企業加快中水回用步伐,充分利用再生水;保護水環境,使水功能系統得到充分修復;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工作;負責水污染物達標排復;監督管理飲用水水源地生態保護工作;負責水污染物達標排放,落實主要水污染物減排指標,防治濁漳河及其支流水環境污染;完善水環境管理制度體系。
14.縣稅務局:按照晉地稅發〔2017〕166 號文件,定期向縣水利局提供水資源稅申報、繳納情況等稅務信息;做好水資源稅的征繳管理工作。
15.縣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負責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創建工作,推進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建設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示范點。
16.縣融媒體中心:負責做好節約用水政策法規、相關制度宣傳,開辟節水專欄;負責組織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的宣傳報道,重點做好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宣傳以及工作進展情況報道, 協調有關新聞媒體單位,開展節水宣傳工作;定期發布節水公益廣告,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17.縣自來水公司:負責完善城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 降低管網漏損率;落實城鎮居民用水階梯水價制度、非居民用水單位計劃用水管理和超計劃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
18.縣污水處理廠:建設完善全縣污水處理系統以及污水收集系統管網工程;加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和中水利用設施建設,推進城市再生水利用等工作;引導城市雨水、污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四、工作要求
(一)強化分工協作,協調統籌推進。縣領導組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確定建設目標和工作重點,各成員單位要分工協作、密切配合。領導組辦公室定期督導檢查并及時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有序開展。
(二)落實目標責任,強化考核監管。縣政府督查室會同縣水利局負責對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將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作為我縣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重點考核內容。各成員單位要按照修訂印發的《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要求,從自身職責著手,認真開展自評,并按時向縣領導組辦公室報送實施方案、說明材料和工作總結等印證材料。
(三)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各鄉鎮、縣直有關部門要創新節水宣傳方式,加大培訓和宣傳工作力度,普及節水知識,增強全社會的水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保護意識,引領帶動節水型社會建設,并及時提煉總結好經驗好做法,形成全縣上下積極主動參與節水型社會建設的良好氛圍。
五、完成時限
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要與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相適應,全縣統籌、周密部署、有序推進。各部門要相互配合,按照達標建設目標任務和實施工程情況,明確責任落實主體,合理安排工作進度,到2025年10月底之前,細化工作措施,確定專人負責,按照統一要求和部署,抓好各項工作落實,并按要求向領導組辦公室報送自評材料及工作總結。
附件1: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
節水型社會評價標準
一、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直轄市所轄區,設區市所轄區,縣(縣級市、自治縣、旗)等節水型社會評價工作。
經濟開發區等區域的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可參照本標準進行評價。
二、必備條件
(一)制定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方案,明確達標建設目標任務、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
(二)評價年縣域用水總量和強度符合控制指標要求。
(三)評價年縣域江河取水量和地下水取水量符合控制指標要求。
(四)評價年中央環保督察、長江經濟帶和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警示片、中央巡視、國家審計、媒體報道等未發現節水重大問題。
三、評價內容
本標準評價指標共分12項,具體包括:用水定額管理、計劃用水管理、用水計量、水價機制、節水評價、節水“三同時”管理、節水載體建設、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生活節水器具推廣、非常規水源利用、節水宣傳和加分項。12項評價指標細化為24項評價內容,詳見《節水型社會評價賦分表》。
四、評價方法
(一)除標準特別指出之外,計算得分[1]采用上一年的資料和數據進行評價。
(二)發現同一問題,涉及多個評價指標扣分項的,不重復扣分。
(三)總分[2]85分及以上者認定為達到節水型社會標準要求。
節水型社會評價賦分表
說 明
[1]標準中涉及相關評價指標要求,應按創建當時國家最新規定執行。
[2]如遇缺項,則該項不得分,評價總分按照公式進行折算,折算公式為:評價總分=(實際總得分-加分項得分)×100/(100-缺項對應分值)+加分項得分。加分項不計入缺項。
[3]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他?。ㄗ灾螀^、直轄市)為南方地區。
[4]農業灌溉用水計量率是指有計量設施或者以電折水等間接計量方式的農業取水口灌溉取水量占灌溉總取水量的比例。
[5]工業用水計量率指工業用水計量水量與工業用水總量的比值。
[6]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實際實施面積是指縣級行政區自部署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以來已實施的總面積。
[7]未實施水資源費改稅的縣域,對水資源費征繳情況進行評價賦分。
[8]新建、擴建、改建建設項目實施主體包括納入取水許可管理的用水戶和從公共供水管網取水的用水戶。
[9]縣域管轄范圍內無大中型灌區,按缺項折算處理。
[10]重點用水行業節水型企業建成率指重點用水行業節水型企業數量與重點用水行業企業總數的比值。重點用水行業包括火力發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食品和發酵等。原則
上統計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的企業;沒有年用水量1萬立方米以上的重點用水行業企業,按缺項折算處理。
[11]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建成率指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數量與公共機構總數的比值。公共機構包括縣(區)級機關和縣(區)直事業單位。
[12]節水型居民小區建成率指節水型居民小區數量與居民小區總數的比值。居民小區是指由物業公司統一管理、實行集中供水的城鎮居民小區。
[13]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計算:[(公共供水總量 - 城鎮公共供水注冊用戶用水量)÷公共供水總量] ×100%-修正值。公共供水注冊用戶用水量是指水廠將水供出廠外后,各類注冊用戶實際使用到的水量,包括計費用水量和免費用水量。計費用水量指收費供應的水量,免費用水量指無償使用的水量。
[14]公共場所是指公用建筑物、活動場所等。
[15]《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水效標識的產品目錄》規定加施水效標識的產品。
[16]再生水利用率指再生水利用量與污水處理廠處理后水量的比值(指市政處理部分,不含企業內部循環利用部分)。再生水指污水經過適當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指標,滿足某種使用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水。
網站標識碼:1411270001 晉ICP備19007275號-1
聯系電話:0358—6723175

晉公網安備 1411270200000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