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單位:
《嵐縣2025年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方案》經縣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特此通知
嵐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3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嵐縣2025年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方案
為全面貫徹落實省、市“重大項目建設年”推進會和縣委十五屆十次全會暨縣委經濟工作會議安排部署,全力推動市委20件大事要事和我縣12件大事要事走實走深,全面決勝“十四五”規劃收官戰,搶抓發展機遇,強化項目支撐,擴大有效投資,以優質項目助推高質量發展,確保我縣經濟實現以“首季紅”帶動“全年紅”的目標任務,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標
全縣項目投資規模持續擴大,全縣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以上,其中工業投資增長6%以上,新入庫轉型項目投資增長10%以上,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0%以上,民間投資占比提升1個百分點,全縣招商引資簽約項目投資額達到100億元以上,開工率達40%以上。
二、重點任務
堅持項目建設“四全工作法”,全力開展四大行動,推進16項重點任務落實。
(一)堅持全周期發力,開展項目建設提效行動
重點圍繞項目謀劃、儲備、前期、開工和投產達效五個環節發力,精準謀劃、科學論證,推動工程盡快開復工,早日投產投運,提升項目建設質效。
1.精準開展項目謀劃。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煤鐵產業轉型、新能源基地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及我縣12件大事要事等重點方向,謀劃一批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重大項目。對標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券及省市資金支持方向,精準謀劃一批精密鑄造、城市管網管廊、交通、水利、能源、生態環境等重大項目。銜接國家、省、市“十五五”規劃布局,超前謀劃一批“十五五”標志性、牽引性項目,積極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市規劃布局。(責任單位: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縣發改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縣住建局、縣工信和科技局、縣城鄉環衛和市政服務中心、縣教育體育局、市生態環境局嵐縣分局、縣項目推進中心等部門、各鄉鎮)
2.做好重點項目儲備。繼續堅持用好“三庫”聯動機制(年度前期工作項目庫、年度爭取開工項目庫、年度投資建設項目庫),做好“四張清單”(年度項目儲備清單、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清單、超長期特別國債項目清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清單),完善項目儲備入庫入單機制,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入庫入單,確保入庫項目信息準確、要素齊全,實行動態調整機制,形成“近期可實施、長期有儲備、定期能滾動”項目儲備體系。(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項目推進中心)
3.做實做細項目前期。縣財政安排專門項目前期費用,重點支持省級重點工程、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項目開展前期工作??茖W論證項目可行性和必要性,加快土地、環評、用能等前置手續辦理,有效縮短項目審批周期,接續開展“冬季行動”,集中辦理前期手續,推動項目“開春即開工”。(責任單位:縣財政局、縣發改局、縣工信和科技局、縣自然資源局、縣交通局、縣水利局、市生態環境局嵐縣分局、縣住建局、縣文旅局、縣行政審批局、縣項目推進中心等部門)
4.加快推動項目開復工。全面摸底新建、續建項目開復工準
備情況,列出清單,建立工作臺賬,將開復工計劃明確到月,確保項目按期開復工。政府辦督查室組織發改等部門組建督查專班,每半月對開發區和其他部門承載的項目進行抽查督導,重點督導手續辦理情況、資金到位情況、項目開復工情況。一季度,續建項目100%復工,計劃新建項目開工率達到35%。上半年,項目開(復)工率達到80%。(責任單位:縣政府辦、縣發改局、縣項目推進中心等部門)
5.高效推進項目竣工投產。集中優勢資源,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在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特別要解決好水、電、暖、氣、路、網等設施配套問題,確保配套設施與項目同步建成、同步投入使用,打通投產前“最后一公里”。對重點項目投產達效情況開展“回頭看”,查缺補漏,推動項目高效運行。(責任單位:各項目主管部門、各鄉鎮)
(二)堅持全要素保障,開展項目建設護航行動
圍繞資金、土地、環評、能耗等要素,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優先支持重大項目建設。
6.強化資金保障。緊抓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機遇,全力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性資金及中央財政其他轉移支付資金。統籌縣級財政資金,優先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項目傾斜。常態化組織“政銀企”對接,定期開展重點工程融資推介等活動,推動金融要素向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加速集聚。(責任單位:縣政府辦、縣發改局、縣財政局、金融監督管理局嵐縣支局、縣項目推進中心、各駐嵐金融機構)
7.強化用地保障。用好“三區三線”劃定成果,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必須優先保障重點工程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用地。要靈活采用彈性出讓、先租后讓、租讓結合等方式,加快解決項目用地難題。特別是對重點建設項目用地問題,在可預見情況下,允許“容缺受理”,先行開展用地審查,最大限度壓縮辦理時限。開展低效閑置用地專項清理處置行動,盤活存量土地資源,為項目建設提供最大用地保障。(責任單位:縣自然資源局)
8.強化環評服務保障。加強區域環境準入引導,提前介入重大建設項目謀劃,指導建設單位解決環境容量及敏感目標避讓等關鍵問題。對重點工程項目,實行環評審批“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實現“全過程、全鏈條”管理。全面推進重點行業“一本式”環評審批改革。加大高耗能、高污染企業節能減排力度,騰出環境容量,向優質項目傾斜。(責任單位:縣行政審批局、市生態環境局嵐縣分局)
9.強化用能保障。統籌30萬噸標煤能耗指標,向精密鑄造等產業傾斜,對1萬噸標煤以下符合要求的項目,實行節能審查承諾制管理,確保重點工程用能應保盡保。(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能源局、縣行政審批局)
(三)堅持全流程提速,開展項目建設優服行動
重點圍繞項目政務服務、監測調度、堵點疏解等工作,開展專項優服行動,解決前期手續辦理慢、項目開工率低、投資完成率低的問題。
10.開展項目建設“四個一”專項行動。實施一次系統摸排,各項目承載部門、手續辦理部門每半月至少要開展一次入企服務,主動敲門進企,摸排項目需求,“一企一檔”建立服務臺賬;組建一支攻堅專班,落實“1個項目、1名分管領導、2名業務骨干”推進機制,專班跟蹤調度,定期會商研判,協調解決項目存在的困難問題;創優一項服務舉措,要以改革思維突破常規路徑,每月至少推出1項突破性服務舉措(如容缺預審、并聯審批、承諾制審批等),解決1個具體問題,切實疏通項目建設“中梗阻”;組織一次評比公示,建立“月度紅黑榜”,實行每月評比公示,并落實考核獎懲措施,形成“人人關心項目,人人服務項目”的濃厚氛圍。(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項目推進中心、各項目主管部門、各要素保障部門、各手續辦理部門)
11.加強項目監測調度。由分管副縣長牽頭,縣發改局、項目推進中心負責,堅持“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半年一考核”,定期通報手續辦理、項目入統、開復工等情況,重點監測項目建設和投資運行整體態勢,及時掌握手續辦理、投資進度等情況,強化指導,強化入統入庫,確保符合條件的項目及時入庫入統。(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統計局、縣項目推進中心)
12.開展“堵點疏解行動”。成立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薛開宇副縣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縣領導任對口領域副組長,各單位、各鄉鎮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發改局。各項目主管單位按月持續征集各項目問題訴求,及時梳理出需縣級層面解決的重大問題,每月25日前將新征集的問題反饋至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辦公室,經梳理匯總后提交縣級層面統一研判,確定問題解決牽頭單位,由問題解決牽頭單位提出解決方案,并于每月5日前將解決方案及問題辦理進展情況反饋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辦公室。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聯合縣政府督查室逐月督辦各問題解決情況,定期實地督導,適時組織召開協調推進會,將問題解決進展匯報縣政府主要領導。(責任單位: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各成員單位)
(四)堅持全方位推動,開展項目建設攻堅行動
圍繞重點工程、“兩重”“兩新”、開發區改革創新、民間投資等,合力攻堅一批重大建設項目取得實效。
13.強化重點工程示范引領。推動重點工程項目加快建設,力爭一季度新建項目開工率達到35%、續建項目全部復工,上半年開復工率達到80%以上。對重點工程項目,實行縣領導包聯制度,包聯領導對所包聯的重點工程項目負總責,確保重大項目順利實施。聚焦產業轉型、能源革命、創新驅動、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關鍵領域,推動牽引性、示范性、先進性的重大項目加快建設。(責任單位: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各成員單位)
14.推進“兩重”“兩新”加力擴圍。在“硬投資”上,持續推進城市地下管網、公共服務領域設施設備更新、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擴圍建設一批“四跨”項目、新型城鎮化、高標準農田建設、文物安全防護等重點領域項目。在“軟建設”上,及時落實國家和省市的安排部署,出臺相應規劃、方案、改革等配套政策,在已支持工業用能設備、能源電力、交通運輸等領域的基礎上,爭取將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納入補貼范圍。(責任單位:縣經開區、縣發改局、縣工信和科技局、縣項目推進中心等部門)
15.賦能開發區改革創新升級。全面推動嵐縣經濟技術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圍繞做大做強鑄造業、補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等方面,聚焦“兩新”方面關于重點領域和用能設備更新改造項目以及數字產業園建設、源網荷儲、機加工建設等方面謀劃產業項目和相關基礎設施項目,努力成為省、市培育新質生產力、塑造發展新優勢的示范區。健全市場化招商機制,深入開展“政府+鏈主企業+園區”招商專項行動,圍繞培育壯大主導產業,高起點、高標準謀劃一批精密鑄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項目,爭取更多開發區項目列入省、市重點項目盤子。滾動推進“三個一批”,強化簽約項目開工率、開工項目投產率、投產項目達效率“三率”考核,問效投資強度、產出強度、稅收強度“三度”,全年簽約項目達到10個以上,引進1億元以上重大項目不少于3個。針對簽而未落、落而未投、投未見效的項目,集中開展專項行動,推動“三個一批”項目加快落地投產。(責任單位: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縣工信和科技局)
16.推動民間投資占比提升。圍繞交通、水利、新型基礎設施和教育、衛生、“一老一小”等民生社會事業,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優質項目,全年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10個以上。落實PPP新機制,聚焦使用者付費項目,采取特許經營模式推進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加大政策指導力度,推動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按照新機制要求盡快落地建設。(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等部門)
三、組織實施
一是依托嵐縣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領導組,建立完善重大項目建設年工作推進機制,統籌重大項目謀劃、調度、協調和督辦等工作。
二是縣直各主管部門作為對口領域項目主管部門,要細化行動舉措,制定本領域重大項目推進的時間表、路線圖,實行清單化、臺賬化管理,確保任務落實落細。
三是加強項目前期論證,防止低效無效投資,提升項目科學性、可行性和成熟度;加強重大項目建設事中事后監管,嚴禁政府投資用于樓堂館所項目,以及各類“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嚴禁超規模、超標準、超概算建設。對投資規模大、社會影響力大的項目開展后評價,總結經驗,不斷提高投資效益。
四是及時總結提煉推進項目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有效復制推廣。分部門、分行業開展現場經驗交流觀摩活動,加強媒體專題專欄報道和輿論引導,營造濃厚氛圍。
網站標識碼:1411270001 晉ICP備19007275號-1
聯系電話:0358—6723175

晉公網安備 14112702000005號